LY_T 2970-2018 古树名木生长与环境监测技术规程

ID

973D9F724724495A995BD5C00FB19D87

文件大小(MB)

2.15

页数:

24

文件格式:

pdf

日期:

2024-8-14

购买:

购买或下载
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
ICS 65.020,B 65 LY,中华人民共和林业行业标准,LY/T 2970—2018,古树名木生长与环境监测技术规程,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monitoring growth and,environment of ancient and notable trees,2018-02-27 发布2018-06-0I 实施,国家林业局 发布,LY/T 2970—2018,刖 5,本标准按照GB/T 1.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,本标准由山东省林业厅提出,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归口,本标准起草单位:泰安市泰山林业科学研究院、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、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王晓英、王迎、安洁、荀守华、张继亮、王玉山、张文越、郭廷松、陈和义、陶娟、,毛秀红、高红、杨波、江平、胡春雷、汪信成、张兴、边晓惠、付均惠,LY/T 2970—2018,古树名木生长与环境监测技术规程,1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古树名木生长与环境监测的准备、布点、频次、时间、内容、记录和成果等方面的技术,要求,本标准适用于古树名木的生长与环境监测,2规范性引用文件,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,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,GB/T 32740自然生态系统土壤长期定位监测指南,GB/T 33705 土壤水分观测频域反射法,HJ/T 166,LY/T 1210,LY/T 1211,LY/T 1213,LY/T 1224,LY/T 1225,LY/T 1228,LY/T 1232,LY/T 1234,LY/T 1237,LY/T 1239,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,森林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,森林植物(包括森林枯枝落叶层)样品的采集与制备,森林土壤含水量的测定,森林土壤土粒密度的测定,森林土壤颗粒组成(机械组成〉的测定,森林土壤氮的测定,森林土壤磷的测定,森林土壤钾的测定,森林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及碳氮比的计算,森林土壤pH值的测定,LY/T 1253-LY/T 1266森林土壤元素的测定,LY/T 1267森林植物与森林枯枝落叶层样品的制备,LY/T 1270-LY/T 1274森林植物与森林枯枝落叶层元素的测定,LY/T 1681,LY/T 1952,LY/T 2250,LY/T 2516,LY/T 2737,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,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方法,森林土壤调查技术规程,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技术规范,古树名木鉴定规范,NY/T 1121.4 土壤检测 第4部分:土壤容重的测定,3术语和定义,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,3.1,古树群 community of ancient trees,一定区域范围内由一个或多个树种组成、相对集中生长、形成特定生境的古树群体(10株以上),1,LY/T 2970—2018,3.2,生长监测 growth monitoring,对古树名木的生长因子进行监测,3.3,环境监测 environment monitoring,对影响古树名木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进行监测,4准备工作,资料和信息收,监测布点’时间,古树老相笑,为三级古,时间,监测频次,树龄达,的树木,I的布点、月,木为ー级,m).测富レ詰^ 尺、塔吊I,壊原位pH測読z,里合考虑古树群的数量和生境,、無型抽样方法,抽取一定数,墩瀛丒图 的古树群,一般监,生境,采用,一定数量的有代表性的古树,一,般监测比例不低于20%,收集监测区师メ古树名木的普查、鉴定、历史文化、气象、土壤等资料、,手持GPS仪(误差范围5jア,(像素1 000万以上)、便携?名地紧,校号 铲、环刀、样品袋、数码相机,残曲义、手持式叶绿素测定仪等,古树群,二级和三级古树,‘综が虑气象因素和,变G化,合理安排监,赢间,宜安排在古树,名木生长季的相对固,定时间段内集中完成,一般持续时间不超过,30 d,ー级古树、名..实 セ 壮,的衰弱瀬危,和、级,古树 V X,6监测內容,6.!古树名木单株,6.1.I生长监测,6.1.1.1 生长状况,a)整体观测:生长势、树高、胸径(地径)、枝下高、冠幅和根颈状况,生长势鉴定按照LY/T 2737,2,LY/T 2970—2018,有关规定执行。生长因子的含义和测量方法参见附录A,b)局部观测:,1)新梢生长量:分别取东、南、西、北四个方向的树冠上层、中层、下层的当年生新梢(数量,>24个),测量新梢长度,计算算术平均值,2)叶片浓密度和叶色:目测法。叶片浓密度为冠层现有叶片占现有枝条正常长满叶片的百,分数,分为浓密(7〇%.10〇%)、中等(4〇%.70%)、稀疏(<40%) .,3)结实量:用估测法和标准枝法相结合的方法,4)生长异常现象:观察生长异常现象,如非正常落叶等,6.1.1.2 树体损饬,6.1.1.2.1 枝条枯损,观测枯枝比例、截枝和断裂枝情况。枯枝比例为枯死枝条占总枝条的比例,用估测法,6.1 J.2.2树皮缺损,测量树皮缺损部位的长度和宽度,不规则形状测量最长(宽)处,6.1 .1.2,3树干倾斜和空洞,观测树干的倾斜方向、倾斜角度及空洞的长度、宽度、深度。倾斜角度为树木主干与竖直方向的夹,角。空洞不规则形状测量最长(宽、深)处,6.1.1.3生理代谢指标,可选监测指标,必要时进行监测,监测指标和测定方法:,——树体温度:红外线测温仪,——叶绿素含量:分光光度计法,取树冠中上层向阳面的外侧新梢中部叶片。野外可用手持式叶绿,素测定仪,ー叶片元素含量:氮、磷、钾、硅……

……